就业信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6月2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干部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校党委书记 张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科学全面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为高等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争创“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科研创新,着力产出大团队、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深度对接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奋力推动“更讲政治”“更高水平”“更具特色”“更有作为”的发展,在建设教育强国、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示范省和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的实践中彰显温大担当。
校长、党委副书记 赵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浙江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全面实施“双一流196工程”,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实施高峰学科强优工程、高原学科争优工程、交叉学科创优工程“三大工程”;进一步打造高峰学科,坚持“一学科一方案”,集中力量全力冲击“双一流”;进一步创新交叉学科,打破学院壁垒、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发展、知识交叉创新。我们将持续锚定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聚力高水平学科建设,聚焦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温大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 夏春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论述了各级各类教育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体是高校,动能在高校,成败看高校。只有高校改革发展的高质量,才有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推动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个面向”办学导向,坚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学科建设主引擎、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关键命题,加强顶层设计,高站位谋划,前瞻布局,精准施策。
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 李祖祥: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的根本保证。作为高校组工干部,我们要始终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和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功能,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潘从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这要求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深入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把好“十二个”重点关口,积极发挥学校各级新媒体平台作用,提升网络育人成效,讲好“温大故事”、唱响“温大旋律”、汇聚“温大能量”。
教务处处长 罗建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学校要根据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按照“优结构、强内涵、立标杆、领发展”的发展思路,紧密对接浙江省“415”产业集群和温州市“5+5”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专业设置改革,通过专业动态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促进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高红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代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路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动力。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引导研究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树立、淬炼和筑牢理想信念,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黄文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我们将全面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备忘录》等精神,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我校对外开放水平,面向全球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优秀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质量,深化意大利分校内涵建设,扩大国际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奋力推进我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建设,为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张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特点与发展规律,担当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以深化学生评价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智慧思政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努力推动“三全育人”新格局形成,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的温大精神,在教育强国伟大实践中贡献智慧、热情和力量。
人事处副处长 陈文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高素质教师对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作用,再次强调了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人事处(教师部、人才办)作为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职能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全面贯彻落实。将继续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师风涵养;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能,进一步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活力;以服务学科发展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配置;以积极做好引育留用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团委书记 易招娣:校团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此次集中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是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特别要做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真正抓好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二是深入实施“四大青春工程”,把所有工作都内化为思想政治的育人载体,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依托“挑战杯”等重要赛事系统推进我校大学生“青云计划”等科技创新训练营工作品牌,孵化一批科技创新项目、举办系列有影响力的创新赛事;进一步激发青年的创新创造活力,汇聚成为青年发展型省份的澎湃动力,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新征程中谱写青春华章,唱响“我在窗口写青春”的温大青年最强音。
法学院院长 王宗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中之重。法治人才培养的首要在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法学院一直遵循“允德允法求实求真”的院训精神,在国内高校首推《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方案》,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三进”的主渠道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致力于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法学院行政管理系党支部书记 朱婉菁: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责任担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感,努力增强课程学理的深刻感、道理的意义感与哲理的价值感,踔厉笃行,久久为功,不断提高每一堂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叶柏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学院近年来主推“互联网+一化六制”思政课改革,着力打造舞台上的思政教育,通过思政艺术化的探索,让思政教育美起来、活起来、动起来,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有风景的思政教育走进学生心中,启智润心,让学生在红色思想浸润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高度情感认同。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何毅: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民族昌盛和国家未来。教育学院作为我校师范人才培养学院,肩负为基础教育输送优秀师资的神圣使命,需要更加自觉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立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抢抓机遇不断彰显我校师范教育特色。
教育学院辅导员 王伊如:“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一名教育学院的辅导员,我的身边有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老师,他们用深厚的学识储备滋养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而我的学生们,也都将在未来踏上三尺讲台,成为播撒育人种子的人民教师,因此,若要培养一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未来教师,需要我们扎根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时刻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自身品行修养,引导学生勤为学、恒为事、善为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愿人民教育之事业蓬勃发展,愿教育强国之梦想绚烂绽放。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杨丽君: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作为外语类人才培养高等院系,我们定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超前谋划、抢抓机遇,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聚焦“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兼备、语言能力与实践能力皆强、富有创新精神与自我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能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家国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外国语学院思政辅导员 刘汝佳: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作为一名扎根实处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也将主动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作为外语类学院的思政辅导员,我也将继续结合本院专业优势,更好地引导学生用外语人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搭好国际沟通的桥梁,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数理学院数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 罗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对此深有感触。我所在的数学系教师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党员教师的努力拼搏下,支部积极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加强温州“数学家之乡”人才培养工作,获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样板党支部立项培育。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引领作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最大努力。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李方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高校的一名党务干部,感觉心中的使命感和肩上的责任感更重了。我们要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看待、对待自己的工作。要不断自我激励,在日常工作中,以更创新的精神、更前瞻的理念、更踏实的态度,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学院发展,为学院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地方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助力高水平学院建设,为我国教育强国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方建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作为一名留学生辅导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发出“中国声音”。关心关爱来华留学生们,向来华留学生传播好中国文化、通过“感知中国”文化学习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尽快融入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了解中国,培养更多的知华友华国际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华侨学院副院长 王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要实现育人价值”。作为侨特色高校教师的一员,我们更应充分发挥新侨乡的优势和资源,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加入侨元素,让学生们了解侨、结识侨、感受侨、研究侨,把“四千精神”和侨的敢闯敢拼精神植根到学生们的心中,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出具有“侨精神”的栋梁之材。
华侨学院副教授 郑洁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兼顾研究与教学的平衡。在华侨学院的培养体系下,要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具有爱国精神与奉献精神的学生,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融入日常教学中。
苏步青学院党总支书记 应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苏步青学院作为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新成立的荣誉学院,承担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及卓越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任务,全院教师更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任务,稳扎稳打推进学院各相关工作的落实落地,身体力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级研究生 朱凯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因侨而生、因侨而兴,始终坚持做优“侨”教育,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我将始终坚持博学笃志,勤学好问,学习以国际视野看待问题,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新青年””,用青年力量讲好中国故事。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20级本科生 吴钥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作为未来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一生要研究的课题。未来我将进一步扎扎实实,一点点贴着书的骨头来读,做阅读里不急不躁的孩子,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学识。要读大量的书,走大段的路,酿造大量的育人秘方,培育一批又一批正气的学生。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创意中文)2020级本科生 罗孟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懈的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夯实自身学习基础,保持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自觉提升思想品质修养和专业能力素养,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意志,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